市政协十六届四次会议《关于沈阳市积极承办高端学术会议助力东北亚区域创新中心城市建设提案》(第522号)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29日    来源: 沈阳市科学技术局   

杨天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沈阳市积极承办高端学术会议助力东北亚区域创新中心城市建设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组织开展国际科技交流活动

近年来,我局按照《沈阳市重大科技创新活动专项实施细则》的要求,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积极组织实施国内外重大科技交流活动,在广泛宣讲解读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筛选出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国内外影响力的大型科技交流活动,从协调指导、活动筹备、经费资助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近年来,我局支持举办了中国大学生铸造工艺设计大赛、第十六届全国敏感元件与传感器学术会议、国际基因组学大会眼科大会、2020沈阳智创师创新创业大赛2020年沈阳创新创业大赛中韩国际技术转移项目对接会2022年创新沈阳生态大会启动仪式暨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术年会、2023中国创业者交流大会(沈阳)、中国(辽宁)—白俄罗斯科技合作活动启动仪式暨“一带一路”外国专家沈阳行活动等10项大型科技创新活动,共获得补助资金约1325942万元。其中:在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沈阳何氏眼科医院承办的国际基因组学大会眼科大会在我市已经成功举办了七届。往届大会累计邀请到包括: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巴里·马歇尔,国际防盲协会(IAPB)主席彼得·霍兰、世界眼科遗传联盟现任主席,东京医疗中心教授岩田武、欧洲眼科委员会主席克里斯蒂娜·尼科洛娃·格鲁普切娃、中国工程院院士范先群、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焕明等200余位有国际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出席大会。通过眼基因大会的平台,引进了一位基因科研方向的海归博士、一位干细胞方向的国家973首席科学家。创新沈阳生态大会系列活动集聚77位院士、27位优秀中青年科学家参会,设计安排了咨询座谈、高峰论坛、企业对接、科学普及等14场次活动,累计参加活动人员达800余人次。院士专家围绕沈阳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和重点产业发展建言献策,提出了具有战略性、前瞻性、针对性的意见建议。同时,通过我局对重大科技创新活动的支持,带动其他创新主体组织参加了“德国弗朗霍夫研究院技术推介及企业座谈会”“中韩生命健康领域成果对接会”“第十一届中意创新合作周”“中瑞(典)创新项目对接”“清华大学第二十三次校友工作会议和清华校友助力沈阳高质量发展大会暨第三届清华校友创新论坛”“第7届有色合金及特种铸造技术国际论坛”等活动,推动沈阳中俄科技合作基地、启迪科技园等单位举办“科技出海”对俄罗斯、沙特合作座谈会,光电、材料、医工高新技术国际学术会议等活动。

二、加大活动宣传推广力度

近年来,我局在组织筹备各类重大科技交流活动前后,都组织中央、省、市媒体积极参与活动宣传报道,新华社、《科技日报》、人民网、中央电视台辽宁站、辽宁卫视、《沈阳日报》、新浪网、市科技局科技plus等多家媒体对沈阳举办大会活动进行了报道。通过媒体矩阵式的宣传形成沈阳重视科技,注重创新的良好声势,从而真正促进我市科技创新成果的普及和推广,并对我市科技创新的不断前进和完善起到了强有力的促进作用。

三、推进产学研合作创新发展

我市重大科技交流活动的举办,对各学科领域产学研融合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其中,国际基因组学大会眼科大会的成功举办,推动了眼基因库的落成和科研发展。目前,眼基因库已经初步建立和完成了包括生物样品资源库和生物信息数据库、基因测序平台、细胞平台及基因合成与编辑平台的“两库三平台”,为实现“天下无盲”的使命奠定了技术基石。此外,依托大会形成的学术品牌国际影响力,在2023年国际基因组学大会眼科大会期间,举办了数字眼健康产融发展论坛和眼科产融圆桌会议,连通“医、教、产、学、研、投”多方资源,邀请了矩阵生命资本、陶石金投、源起基金等8家投资机构参加大会分论坛,共同探讨全球视野下眼科赛道投资的新策略和新格局,与来自沈阳和本溪药都在内的多家医药、医疗企业建立了联系,有3家投资机构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助力沈阳面向全球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国际基因组学大会眼科大会”和“国际干细胞临床研究与转化应用高峰论坛”的成功举办对推进沈阳创新城市、健康城市建设,促进眼科学领域产学研融合起到促进作用,提升了沈阳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在中国(辽宁)—白俄罗斯科技合作活动启动仪式上,辽宁省外国专家服务站正式签约成立,沈阳中白科技合作基地(筹)揭牌。活动中,来自白俄罗斯科学院金属技术研究所、白俄罗斯科学院机械工程联合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东北大学、中国机械总院集团沈阳铸造研究所有限公司的专家,围绕机械工程和新材料领域分别介绍了各自的技术优势和合作意向,围绕潜在合作项目开展了交流互动。近年来,我市不断强化与白俄罗斯的科技交流合作,建有中白协同创新中心、先进塑性成形技术联合实验室等创新载体,围绕航空航天、金属材料领域与白俄罗斯开展了一批科技项目合作,搭建起与白俄罗斯科技交流平台,通过技术合作推动了我市相关产业转型升级。下一步,我市将充分利用活动平台,举办白俄罗斯科学院金属技术研究所、机械工程联合研究所成果发布会,促进创新创业主体与国际优质创新资源加强交流合作,推动技术需求与产业发展相结合。

感谢您对科技工作的重视和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