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琳霖委员、潘新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人工智能技术攻关赋能重点产业发展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强人工智能科研平台建设,鼓励推进人工智能关键技术攻关的建议
持续发挥创新平台引领作用。全市人工智能领域创新平台达到101个,其中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平台11个,省级平台73个,市级平台17个。发挥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等国家重大创新平台引领带动作用,布局建设辽宁实验室,面向国家战略和前沿基础理论与技术研究方向,加强环境适应机构学理论、新型机器人应用技术等研究,引领支撑产业创新发展。沈阳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被列入国家首批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深海高清智慧成像系统、多语言大模型智能系统等20余项关键技术实现突破,并在“海斗一号”无人潜水器、讯飞智能语音平台等产品中实现应用。
二、关于加大人工智能领域专项研究项目实施的建议
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时不我待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只争朝夕突破‘卡脖子’问题,努力把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制造业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重要要求,立足“国家所需、沈阳所能”,践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325”沈阳模式,聚焦高端装备、航空、集成电路装备、医疗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能源等重点产业,组织重大科技专项26项,包括自主研发联合攻关类项目18项,揭榜挂帅类项目8项,项目研发总投入资金3.03亿元,其中财政专项资金1.26亿元。截至2025年2月,部分市级重大科技专项项目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共突破关键技术9项,申请专利17项。
三、关于聚焦重点领域,以人工智能创新应用促进优势产业升级的建议
1.推动高端装备产业集群建设。集群包括通用机械装备、重矿轨道交通及专用装备、机床及功能部件(工业母机)、电力装备、机器人等5个产业链,有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全断面掘进机国家重点实验室等20个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有沈阳维顶机器人有限公司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33家。集群2024年完成产值1320亿元,同比增长10.5%,拉动全市产值增速1.9个百分点。继沈阳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集群后,沈大工业母机产业集群成功晋级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沈阳市“中国机器人产业地标”入选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城市产业名片。新松公司开展的2个项目,获国家立项支持。2022年到2024年,沈阳市先进制造领域登记技术合同5925项,技术合同成交额448.69亿元。
2.推动新能源产业集群建设。在新能源产业方向,有新能源通用飞机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辽宁)1个国地联合技术创新平台,辽宁省综合能源优化与安全运行重点实验室、辽宁省主动磁悬浮飞轮储能专业技术创新中心等29个技术创新平台。铁西区依托沈鼓、特变电工、远景能源、沈阳微控等龙头企业,构建锂电池、氢能、储能、风能和新能源应用“4+1”的产业体系,打造中德高端装备零碳产业园区;康平县依托风光资源优势,规划建设生物化工产业园,发展绿电制氢氨醇并融合其他生物化工产业,园区已获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批复,全面开展项目招商工作。新能源产业2024年实现产值150.12亿元,同比增长130.76%。
四、关于推动人工智能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的建议
推动无人飞行器研发制造。依托沈阳航空航天大学、601所、沈飞公司、无距科技等优势力量,着力在自主飞行、多机协同及能效提升等方面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拟形成通用飞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折叠机翼变体智能无人飞行器、察打一体集群无人机等标志性产品。
感谢你们对科技工作的重视和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