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喜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支持科技制造业技术创新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大对科技制造企业研发投入支持力度的建议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时不我待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只争朝夕突破‘卡脖子’问题,努力把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制造业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重要要求,立足“国家所需、沈阳所能”,践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325”沈阳模式,聚焦高端装备、航空、集成电路装备、医疗装备和新能源等重点产业,组织重大科技专项26项,包括自主研发联合攻关类项目18项,揭榜挂帅类项目8项,项目研发总投入资金3.03亿元,其中财政专项资金1.26亿元。截至2025年2月,部分市级重大科技专项项目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共突破关键技术9项,申请专利17项。
二、关于激发人才活力促进转化创新的建议
一是聚焦我市10个重点产业集群和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制定出台《“兴沈英才计划”科技人才政策配套实施细则》,共设立沈阳市中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育、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引进培育、高端外国专家资助、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补助等各类科技人才专项9项,加强各层次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培育。沈阳市中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育专项,已累计支持东北大学、中国科学院金属所、辽宁材料实验室等驻沈高校、科研院所及各类企事业单位青年科技人才903名,拨付补助资金1亿元。
二是鼓励支持我市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助力其通过将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全新应用模式和工业生态。近年来支持沈阳蓝英工业自动化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沈阳航天新光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引进技术合同专项项目4项,拨付补助资金97.98万元。支持驻沈高校、科研院所等转化至本地企业项目58项,拨付职务完成人补助资金139万元,大力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人员与我市企业开展合作,促进相关领域的科技成果在本地实现转化。
三、关于降低科技制造业生产要素成本的建议
一是积极争取纵向资金支持。利用我市科技领军企业、重点科研机构、研究型大学的发展基础和产业需求,争取更多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研发计划、中国科学院先导专项等项目落地我市;聚焦我市产业发展短板和创新需求,积极争取省科技厅项目支持,研究与省科技厅设立联合专项,合力推动实施牵动性大、撬动性强、综合效益好的科技项目。
二是积极争取横向资金支持。会同沈阳产业技术研究院、盛京金控集团、沈阳产投集团等,联合设立项目库,建立联动支持机制,通过“股权直投”、“拨投结合”、“投贷联动”、“拨投贷担”等模式,共同支持企业创新。
三是积极争取社会资金支持。聚焦创新资源项目在技术研发、概念验证、中试环节等不同阶段,会同银行、投资机构设计不同金融产品,协力解决融资需求;推动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和多种金融工具,争取金融机构、投资机构提高对重点领域的科技创新投入,扩大股权质押融资、科技信用贷款的应用范围,鼓励科技型企业在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上市融资,为企业打通金融资本服务企业科技研发的资金通道。
感谢您对科技工作的重视和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