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十六届二次会议《关于推进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建立高水平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提案》(第527号)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3年07月31日    来源: 沈阳市科学技术局   

王丽委员

提出的关于推进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建立高水平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布局建设技术转移转化服务平台的建议

我市鼓励区、县(市)与高校院所共建合作,补足科技成果中试各环节短板,组织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和平台。支持东北大学组建辽宁沈阳数字产业中试基地(概念验证中心),经市科技局推荐获批辽宁省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该中试基地(概念验证中心)聚焦服务数字产业发展,汇集专家团队、聚引成果转化等环节项目,一是充分应用现有资金、政府政策拨款和市场融资等,营造安全良好的科创氛围空间,提供中试设施设备和专业人才队伍资源配合实施科学合理的中试研究方案和规程。二是提供政府,国资集团和东北大学高校等机构保障,孵化、培育及引导市场化应用具有高质量商业化价值的科技成果并进行高效和高经济产出的转化。三是鼓励和支持中试基地(概念验证中心)、高校院所和龙头企业独立或联合组建。提供生态,完成仿真、验证、模拟、技术的演变更迭实现转化、产业化,到产业应用。东北大学努力打造数字相关产业创新科技中试熟化平台标杆,在全市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概念验证中心等平台中发挥典型示范效应。

我市努力建设技术要素交易市场,支持沈阳技术产权交易中心与东北科技大市场创新要素资源整合,建立市场化技术转移转化运营方式,健全成果发布、评价、对接等服务机制。深入在沈高等院校挖掘高质量待转化科技成果,组织企业和金融机构参与科技成果路演、撮合对接等活动,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二、关于完善成果评价应用体系的建议

市科技局、市知识产权局等5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完善沈阳市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实施方案》,提出十方面30项工作任务,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评价分类化、市场化、专业化和规范化。市知识产权局推动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模型及工具项目完成了立项、招标和合同签订,实现分类分析知识产权作价出资、质押融资、许可交易、诉讼赔偿和财务报告等多元场景需求,探索研究适用于不同应用场景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模型及工具,丰富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工具供给。我市组织推荐沈阳火炬高技术产业服务中心有限公司、中科合创(辽宁)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芝倪信息技术(沈阳)有限公司3家单位申报辽宁省科技成果评价改革试点单位。市科技局组织开展了4期科技成果标准化评价(科技评估师)培训,邀请全国科技评估标准化专家到我市开展现场培训,结合实践案例解析、系统操作等内容讲授,取得良好效果,我市培育科技评估师超过200人。

三、关于着力推进数据资源的共享与开放的建议

我市强力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数字政府顶层设计更加完善,数据共享和开放取得积极进展,“一网统管”“一码通城”应用成效显著。一是数据共享开放体系持续优化。沈阳市政务数据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已连接我市97个部门和13个区、县(市)政府,并有序归集我市各地区、各部门政务数据资源。沈阳市政务数据开放平台已发布市直相关部门及区、县(市)政府的可开放类政务数据资源目录约1900余个,发布数据约213万条。二是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我市于出台《沈阳市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开放条例》等,规范我市政务数据资源归集、共享、开放相关工作,形成了部门间政务数据资源共享流程及政务数据共享事项争议的协调处理机制。三是数字政府建设加快推进。聚力“一网统管”“一码通城”加快推进治理新模式。建成沈阳市数字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全面推进“好停车”“好就医”“好游玩”“好政策”等典型应用场景建设。“市民码”全面普及,已实现扫码补贴、扫码就医等服务功能。

四、关于建立完善技术市场和资本市场互动机制的建议

市金融局组织“沈阳产业与资本沙龙”,聚合技术、人才、产业、金融、服务机构等发展要素,为企业进行全方位赋能。依托沈阳上市后备企业库、沈阳人才库及辽宁技术转移促进会的57个省级学会、114个省级协会资源,以航空航天、智能制造、IC装备、医药健康、绿色环保、新材料6个产业方向为重点,组织券商、基金、行业协会、行业专家及重点企业精准对接,推动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年初以来,市金融局已经分别为环保、医疗2个产业条线企业组织“产业与资本沙龙”对企业进行全要素赋能。市金融局陆续在智能制造、IC装备、新材料、航天航空4个产业条线帮助优质企业召开座谈会,由点扩面,打造“产业与资本沙龙”影响力,形成资本市场服务沈阳科技企业创新发展新动能。

感谢对科技工作的重视和关心。

沈阳市科学技术局

2023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