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关于赋能初创期科技型企业,助力“十四五”发展的提案》(第230号)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1年04月16日    来源: 沈阳市科学技术局   

范存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赋能初创期科技型企业,助力“十四五”发展的提案》收悉,我局高度重视,会同市财政局、市场局、金融局,深入研究相关建议内容,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大扶持初创期科技型企业力度

1.持续加强培育政策力度。对进入沈阳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的企业,按照企业申报年度上一年研发费用投入情况,按比例一次性给予不超过10万元资助,2020年涉及企业103家,补助资金932.26万元;按照市领导对高新技术企业补助的有关要求,对2019年度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一次性给予20万元资助,对重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一次性给予10万元资助,2020年涉及企业789家,资金13960万元。

2.鼓励企业加大研发费投入。2019年我市中铁九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沈阳金杯安道拓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等513家企业获得2020年辽宁省企业R&D经费投入后补助资金,比去年增长了33.59%,占全省58.96%;共获得后补助资金支持4770万元,比去年增长了17.92%,占全省47.82%。2019年沈阳市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170.7亿元,比上年增长1.1%,R&D经费投入强度2.64%,企业是R&D活动的主要开展者,也是R&D经费的主要执行者,从R&D活动主体看,2019年,全市规上企业R&D经费支出76.1亿元,占全市R&D经费比重44.6%。

3.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通过举办沈阳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强化沈阳双创品牌,依托国际眼基因组学大会等大型活动吸引领域内高端专家来沈“内行碰撞”,搭建沈阳国际科技服务平台推进新形势下的线上国际合作,营造建设科创中心的创新氛围。组建运行创新创业孵化联盟,稳步推进鑫源集团“双创+骨干企业”、永安机床小镇“双创+产业园区”、光明小镇“双创+产业链”等“双创+”新模式,组织(推荐)103家(次)双创载体争取提标升级,2020年全市双创载体数量超过200家,创业孵化面积达到560万平方米,服务创业团队及企业1.2万家,集聚创业人员达到17万人。

二、关于增大对初创期科技企业前期政策支持

会同市直相关部门在深入调研、广泛论证的基础上,从实施重点技术攻关项目“揭榜制”的目的、原则、路径、主体、分类以及实施方式、实施标准及支持政策等方面入手,制定发布了《沈阳市重点技术攻关项目“揭榜制”实施细则》(沈科发〔2020〕36号),明确了“需求征集、专家甄别、科学凝练、精准制榜、公开发榜、同行碰撞、精准对接、竞榜揭榜、择优挂帅、资源集聚、协同创新”的组织实施模式,并对企业开展的关键共性技术研究方向给予前资助,目前,围绕智能制造、先进材料等12个重点产业创新链方向,共组织筛选 “揭榜挂帅”形式组织实施的项目50项。

三、关于增加针对初创科技企业政府采购需求

根据财政部《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管理办法》(财库〔2020〕46号)规定,采购限额标准以上,200万元以下的货物和服务采购项目、400万元以下的工程采购项目,适宜由中小企业提供的,采购人应当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超过200万元的货物和服务采购项目、超过400万元的工程采购项目中适宜由中小企业提供的,预留该部分采购项目预算总额的30%以上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其中预留给小微企业的比例不低于60%。根据辽宁省财政厅《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下一阶段和终止应急响应后政府采购工作有关事宜的通知》(辽财采〔2020〕66号)的要求,对小微企业产品价格实行10%的最高比例扣除要求,用扣除后的价格参与评审。

四、关于提升企业梯度培育服务水平

按照市委、市政府对企业创新主体培育工作部署,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遵循科技型企业成长规律,按照“科技中小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雏鹰企业—瞪羚独角兽企业”的培育路径,构建多层次、分阶段、递进式的培育体系。2020年国家科技中小型企业达到4559家,同比增长48.50%,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560家,同比增长39.43%,辽宁省瞪羚独角兽企业达到88家,占全省比例达到30.48%,均处于辽宁省领先地位。

五、关于优先支持重点行业,对重点企业建立快速通道

结合全市创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建议将智能制造及基础装备、先进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新能源汽车及智能汽车、航空航天等六个创新领域作为“十四五”时期全市科技创新工作的重点方向,纳入《中共沈阳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予以明确,指导全市“十四五”规划和科技创新规划的编制。“十四五”期间,面向六个重点领域的创新需求,集中优势创新资源,通过政府和市场的协同发力,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沈阳实践,加快在重点领域形成支撑高质量发展的自主创新能力。

六、关于深入调研初创期科技型企业

依托全市“万人进万企”等企业专题服务活动,结合我局重点工作,广泛开展调研服务活动,以“一事一议”方式协调解决企业诉求,组织服务团、干部服务队走进企业,开展专题政策宣讲,并会同区县(市)科技管理部门联合市高企业协会等力量,有效梳理征集企业技术、金融、人才等方面创新需求,累计解答对接企业问题需求233项,企业政策咨询128件(次)。

七、关于嫁接风投机构,创造投资融资机会

持续关注科技型企业的经营发展情况,采取“一对一”、“点对点”、“群对群”以及“线上、线下”等多种对接方式,开展企业金融服务。一是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资金嵌入“助保贷”风险补偿资金池,以中国银行沈阳分行、兴业银行沈阳分行为首期试点,并引进北京连城资产评估公司共同参与风险分担;二是引导和支持科技型企业直接融资,加快上市后备企业库建设累计筛选95家科技型企业纳入后备库,同时,重点推动芯源微电子、麟龙科技等科技型公司上市,及时协调解决上市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缩短上市的进程。

感谢您对我市科技工作的重视与关心。

沈阳市科学技术局

2021年4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