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十六届一次会议《关于推动学科与产业结合,加快我市医疗器械发展的提案》(第235号)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2年04月27日    来源: 沈阳市科学技术局   

张宇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学科与产业结合,加快我市医疗器械发展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是组织实施“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年”活动。强化产业技术创新,全面提升科研条件水平,开展沈阳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年活动。新批建沈阳药科大学“沈阳市天然活性分子的发现与改造重点实验室”、中国医科大学“沈阳市代谢性疾病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沈阳医学院“沈阳市消化系统损伤修复重点实验室”、辽宁大学“沈阳市生物大分子计算模拟与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4个市级重点实验室,远大生命科学(辽宁)有限公司“沈阳市围手术期药物技术创新中心”、沈阳奥吉娜药业有限公司“沈阳市心脑药物研发技术创新中心”2个市级技术创新中心。给予“辽宁省高端医学影像设备专业技术创新中心”等4个绩效评价优秀的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各100万元后补助资金支持(东软医疗去重减按50万元拨付),给予“沈阳新松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等9个新建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各100万元后补助资金支持,给予“沈阳市生物疫苗技术创新中心”等4个新建市级科技创新平台各50万元后补助资金支持,合计支持资金达1450万元。

二是创新出台支持生物医药发展政策。增设生物医药科技专项,对获得临床试验批件、药品注册证书和生产批件以及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书、生产批件并在沈产业化的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企业,按类给予最高300万元奖励。2021年,共支持6家单位、8个项目,给予后补助奖励资金1242.8万元,带动相关产品研发投入经费7956万元。通过政策引导,海王生物“MT-1207”、依生生物“冻干人用皮卡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三生制药“HIF-117胶囊”、成大生物“重组十五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等一类新药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东软医疗“医用血管造影X射线机”“正电子发射及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系统”等三类医疗器械获批生产,一批二类、三类新药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三是扎实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揭榜挂帅”。聚焦医药健康产业链创新需求,实行“企业出榜、任务定榜、揭榜挂帅”的项目组织实施方式,组织实施关键技术攻关,提升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发布三生制药、兴齐眼药“通用型靶向纳米粒子给药系统关键技术攻关”“眼部给药系统精确定量给药关键技术攻关”2个项目榜单,分别由重庆博腾制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格雷斯海姆塑胶制品(东莞)有限公司揭榜实施,各支持科技创新资金300万元。2022年,组织实施第二批次“揭榜挂帅”专项,发布嘉音医疗、吕尚科技、细胞中心3个项目榜单,咨询洽谈单位8个(外地4家),外地揭榜单位2家,参与研发人员51人,项目总投资达2230万元,预计新增产值超2亿元。

感谢您对科技工作的重视和关心。

沈阳市科学技术局

2022年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