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关于加强对我市青年农民开展专业培训的提案》(第0531号)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0年04月29日    来源: 沈阳市科学技术局   

段玉玺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对我市青年农民开展专业培训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关于加强对我市青年农民开展专业培训的提案,内容针对性强、存在的问题切中实际、提出的建议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是有利于提升我市青年农民培训效果的好提案,我们对您关心关注“三农”问题,为解决农民问题而提出好的建议表示感谢。

近年来,我市通过组织实施“青年农民上大学”培训工程,把新型职业农民作为农业先进技术及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者和受益者,通过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提高农业生产力,为农村培养了一批“留得住、用得上、懂技术、会经营”的科技致富带头人。但是,新形势下对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提出了新需求,特别是在培训内容、培训设施、培训方式、培训经费、创业引导等方面,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您在提案中建议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培训质量,并在可能的条件下增加培训经费;建议培训项目经费按培训费进行管理,经费使用实行“包干制”;建议建立青年农民实习和现场教学基地相关内容。我们积极采纳您的建议,从以下五个方面进一步提升青年农民培训效果。

一是建立招生绩效考评制度,确保招生质量。坚持严格的学员选拔条件,研究出台新的招生方式,通过绩效奖励制度调动区县工作热情,进一步加大招生宣传力度,通过第一书记、借助农村城际公共交通等宣传媒体,利用乡镇、村口繁华重点街道两旁显著位置墙体广告、护栏、条幅等开展宣传等形式扩大影响,保证招生数量和质量。

二是探索完善培训方式,进一步改善教学条件促进培训工作取得实效。按照《沈阳市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并结合《辽宁省省直机关培训管理办法》开展调研,按照实行分类综合定额标准,分项核定、总额控制,各项费用之间可以调剂使用等灵活手段管理培训项目经费。坚持专款专用,合理调剂招生培训经费使用方式,完善“青年农民上大学”管理办法,保证招生规模、培训质量,强化绩效跟踪评价。

三是建设实习基地,提高培训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坚持从实用性出发,设置专业课程和培训内容与当前产业实际需求相配套,加大实践、实习环节及电商营销等课程的比重,充分利用我市各大学院校及各科普基地基础设施,统筹协调解决在学员现场教学、实践教学上面临的实际问题,提升学员现场教学质量。另外可利用具备有培训条件的公司、农民合作社或科技示范户作为沈阳农业大学青年农民上大学培训实践(实习)基地,明确在现有培训费中列支培训或基地建设外协补助经费,保证实践教学环节稳定运行。

四是总结典型事迹,相互促进提高培训效果。组织在本岗位上取得一定成绩的毕业学员在我市各区县和农业大学开学或培训结业典礼现场,举办“青年农民上大学‘双创’典型事迹报告会”,以“知识创造财富、创业实现梦想”为主题,分享农民学员在培训班上学习的收获,以及在各自创新、创业历程中总结的经验教训和体会感悟,相互之间增进交流,产生共鸣。将面向各区(县、市、开发区)部分结业学员及科技示范户征集创业事迹,组织编辑印刷成册发放给农民朋友,为学员创业提供学习借鉴与参考。

五是搭建交流平台,支持学员创新创业。对学员回乡创业情况继续予以跟踪指导,使培训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树立“青年农民上大学”品牌,打造“创客之家”。组织创业农民开展交流、宣讲,邀请科技部门、农业专家、创业达人、风险投资等进行创业评估和指导,为农民创业保驾护航。坚持短期培训与长期跟踪指导相结合,促成老师与学员结成对子,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关系,为学员产业发展提供长期技术指导。

希望您能长期关注我们的工作,提出好的意见和建议,为共同促进“青年农民上大学”工作取得实效而努力。

沈阳市科学技术局

2020年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