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关于加强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引导与支持的建议》(第0041号)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5年04月28日    来源: 沈阳市科学技术局   

栾冰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引导与支持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坚持目标导向,切实推动基础研究工作

一是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辽宁省人民政府等共同出资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我市每年安排2500万元基础研究资金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统一安排使用。2024年续签第二期国家自然区域联合基金,期限为2025年至2029年,年度资金总额度拟从1亿元提升至1.2亿元,沈阳市政府出资由2500万元增加至3000万元。2020-2024年,我市东北大学等13家重点高校院所累计获得国家自然区域联合基金立项支持72项,争取资金18784.84万元。二是积极推动我市高校院所、企事业单位争取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4年我市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等50家单位获得省科技厅立项支持,其中项目266个,资助经费2128万元。三是2022年我市增设沈阳市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研究)专项,采取前资助“包干制”的支持方式,组织我市重点实验室实施基础研究项目,目前已累计实施46项基础研究项目。

二、立足“卡脖子”问题,加快推进农业关键技术攻关

组织开展农业领域“揭榜挂帅”,解决制约我市现代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等领域产业共性技术问题及企业关键技术问题。组织实施“北方禽类食品加工全产业链环境控制及智能制造技术攻关”、“东北地区加州鲈鱼反季节孵化技术攻关”、“低蛋白日粮下商品白羽肉鸡均衡营养技术攻关”“抑制革兰氏阴性菌基因工程菌构建及发酵工艺技术的攻关”等4个“揭榜挂帅”项目,研发总投入1917万元。由华美畜禽发榜联合渤海大学、益源生物有限公司共同执行的“北方禽类食品加工全产业链环境控制及智能制造技术攻关”项目已圆满完成。项目运行后,在养殖环节,每只鸡节省药费0.16元,以出栏800万肉鸡为基数计算,年节省费用128万元。在加工环节,自动包装线运行、吨包装成本降低约585元,按全年生产1万吨计算,节省585万元,自动化装箱环节,节约费用60万元。以此推算项目整体运行后为企业年节约达773万元。

三、优化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一是加强技术转移机构管理。组织召开全市技术转移工作会,强化技术转移机构绩效评价考核,实行动态管理。我市优秀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受邀参加全市科技大会,并上台领奖。培育一批市场化专业化机构,推荐4家机构获批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全省6家),组织新备案10家市级技术转移机构,全市备案技术转移机构达到77家。二是壮大技术经理人队伍。依托国家技术转移人才(辽宁)培养基地、沈阳市技术转移协会等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开展各类技术转移人才培训,新培育科技评估师39人、技术经理人114人,全市累计培养技术经理人1136人。进一步完善技术经理人激励机制,遴选出32名“服务之星”。通过我市技术转移机构征集创新主体需求,组织技术转移协会、技术转移机构充分调动技术经理人积极性,深入高校院所和科技型企业开展各类撮合对接活动58场。三是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建设,面向10个重点产业集群、137个细分领域,常态化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征集备案,全市备案中试基地达到66家,其中包括辽宁粳稻育种与栽培中试基地、辽宁沈阳园艺中试基地、玉米生物育种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

四、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一是出台《沈阳市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引进培育专项实施细则》,对我市主体引进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团队、外地来沈的高层次创业人才团队给予政策支持。协同各个地区共同建设市级创新创业人才团队需求储备库,年度征集入库项目91项;推动沈阳秋实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引进中国农业大学高丽红教授团队等68个高层人才项目落地,引进来自中国农业大学、同济大学等各类高层次人才104名。二是推荐争取省级创新创业团队项目。2022年以来,推荐辽宁东亚种业有限公司引进中国农业大学王向峰博士、辽宁豆华天宝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引进南京财经大学方勇博士2个项目获批“兴辽英才计划”“带土移植”创新团队,推荐禾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获批2024年“兴辽英才计划”创新领军人才团队项目,累计争取资金360万元。三是加强中青年科技人才培育。完善青年人才选拔机制,修订完善中青年科技创新人才政策实施细则,按照杰出、拔尖、优秀等层次构建青年科技人才梯度培育体系,累计支持全市903名中青年科技人才团队开展原始创新、技术攻关,破解产业发展技术难题,共计拨付补助资金1.05亿元。其中,支持沈阳农业大学青年科技人才共计39名,拨付补助资金580万元,其中2人已成长为国家级层次人才。

五、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推进科技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以突破技术、产品壁垒与瓶颈为目标,我局组织组建种业创新团队(创新联合体)开展果蔬(粮油、畜禽)产品精深加工、生物饲料精细加工等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持续支持山山伟业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开展山楂复合果汁绿色加工及其副产物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攻关、寒富苹果山楂复合新型低糖休闲食品加工关键技术攻关等项目,形成寒富苹果粉、山楂复合果汁等新型果蔬产品等系列产品,解决我市产业链下游农产品加工产业相对薄弱、加工技术与产品比较落后问题。

六、加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成为服务大农业的科技动力源

鼓励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先后出台《沈阳市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方案》《沈阳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建设星创天地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政策文件及相关实施细则。设立科技特派团专项,选派科技特派团、科技特派员深入农业一线开展创新创业活动2024年,会同省科技厅、市农业农村局,联合省农业科学院、沈阳农业大学、市农业科学院等,选派936名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科技人员,组成80个农村科技特派团,赴区县(市)累计开展现场指导、培训547次,直接培训农民6100人次。

感谢您对科技工作的重视和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