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正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重视基础科学研究的建议》收悉,我局高度重视,深入研究相关建议内容,现将具体情况答复如下:
我市高度重视基础研究工作,近年来,沈阳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基础研究的重要论述精神,贯彻落实《国家基础研究十年规划》和《辽宁省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有关要求,坚持“自由探索”和“目标导向”两条腿走路,切实推动基础研究工作。
一是共建国自然区域联合基金。我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辽宁省人民政府等共同出资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我市每年安排2500万元基础研究资金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统一安排使用。2024年续签第二期国自然区域联合基金,期限为2025年至2029年,年度资金总额度拟从1亿元提升至1.2亿元,沈阳市政府出资由2500万元增加至3000万元。2020-2024年,我市东北大学等13家重点高校院所累计获得国自然区域联合基金立项支持72项,争取资金18784.84万元。其中“污泥两步热处理过程磷与重金属共沉积及高温解耦定向转化机制”等8个环境与生态领域项目获得支持。
二是积极争取省自然积极支持。推动我市高校院所、企事业单位争取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4年我市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等50家单位获得省科技厅立项支持,其中项目266个,资助经费2128万元。其中“北方城市河岸带生态系统多功能提升研究”等环境与生态领域项目获得立项支持。
三是支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整合科研资源,推动我市科研院校和企事业单位组建各级各类科技创新平台140余家,通过绩效评价给予“沈阳市区域生态污染防治与碳减排技术重点实验室”等平台资金支持,鼓励平台积极开展国内外合作交流,选派人员外出学习且邀请专家来沈指导;增设沈阳市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研究)专项,采取前资助“包干制”的支持方式,组织我市重点实验室实施基础研究项目,目前已累计实施46项基础研究项目。
四是加大科研人才培育。为集聚人才打造人才梯队,我市制定各项优惠政策,聚焦产业集群及重点产业领域,修订完善中青年科技创新人才政策实施细则,按照杰出、拔尖、优秀等层次构建青年科技人才梯度培育体系,已累计支持903名中青年科技人才团队开展原始创新、技术攻关,破解产业发展技术难题,共计拨付补助资金1.05亿元,包括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沈阳农业大学等生态环境类项目63项,拨付补助资金964万元;
五是加强科普宣传方面。2024年,我市围绕“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主题,举办沈阳市科技活动周,活动内容丰富,包括启动仪式、沈阳院士风采展、科技政策宣传、科普基地系列活动;形式多样,有科普展览、讲座、高校开放日等;各区县踊跃参与,开展科普基地参观体验、科技下乡等活动;注重宣传,发布通知、录制专题节目、制作海报,主流媒体也进行报道,取得较好宣传效果。
感谢您对我市基础研究工作的重视和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