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国峰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坚持系统观念推动组建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联合体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以多种模式促进协同创新
一是建设各类科技创新平台。为发挥沈阳市生物医药产业的科教优势,鼓励高校院所、医疗机构与企业联合,建设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共同开展协同技术攻关。目前,全市重点实验室180余家,其中北方战区总医院的寒地心血管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家;技术创新中心近60余家,其中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国家数字化医学影像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2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00余家,其中国家级1家,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国家医学检验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40余家,其中沈阳绿谷生物技术产业有限公司的辽宁省眼科生物医药工程实验室等国地联合工程研究中心5家;企业技术中心30余家,其中东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东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
二是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鼓励由“龙头”企业牵头,高校、科研院所参加,上下游中小企业和金融投资方共同参与,围绕重点产业链和创新链的建设发展需求,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构建实质性产学研联盟,全面提升产业技术创新水平。依托沈阳艾米奥生物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组建沈阳市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产业技术联盟,沈阳术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组建微创手术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辽宁何氏医学院组建沈阳眼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辽宁中医药大学组建沈阳市中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辽宁嘉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组建沈阳市磁医学检测与治疗技术转移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依托沈阳细胞治疗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组建的沈阳市细胞产业产学研联盟获批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能力提升类实质性产学研联盟。
三是多种模式开展技术攻关。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支持东软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高性能Angio-CT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开展面向Angio-CT整机系统设计,开展面向Angio-CT整机系统设计研制,并实现产业化生产。支持新品获批上市,对在我省取得相应原料药、药品或医疗器械、保健食品注册证明,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补充申请批件并实现产业化的给予100万-500万元资金奖励。实施重点技术攻关“揭榜挂帅”,支持沈阳永大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依帕司他片制剂技术攻关及生物等效试验关键技术攻关”项目,依托沈阳市智能药物递送系统技术创新中心,建成了超高载药量智能自组装纳米药物制剂技术等5个智能药物递送技术平台。开展临床医学技术研究,2020年以来支持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等开展课题研究50余项。
二、以数据要素赋能产业发展
2024年3月14日,沈阳市召开“数字沈阳建设”新闻发布会,市数据局、工信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对各自领域的“数字沈阳建设”情况进行新闻发布,建设东北数字经济发展引领地、全国数字治理实践先行地、东北数据要素配置首选地、东北数字生态环境创新地、全国数字基础设施示范地。为培育沈阳数据交易市场,规范数据交易行为,促进数据高效有序流动,制定了《沈阳市数据交易工作指南(试行)》《沈阳市数据产权登记指南(试行)》《沈阳市数据商和数据流通交易第三方服务机构工作指南(试行)》等基础制度文件。出台《沈阳市完善数据要素机制 发挥数据要素作用行动计划(2024-2025年)》,面向工业制造、现代农业、商贸流通、交通运输、金融服务等12个领域,细分出124个创新应用场景,分别编制“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通过数据多场景应用、多主体复用,培育基于数据要素的新产品和新服务,加快多元数据融合,以数据规模扩张和数据类型丰富,催生新产业、新模式。针对医疗领域,依托中国医科大学建设辽宁省神经疾病大数据重点实验室,依托荣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设辽宁省卫生大数据专业技术创新中心,依托沈阳药科大学建设辽宁省医药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专业技术创新中心,依托沈阳东软熙康医疗系统有限公司建设辽宁省医疗健康大数据工程研究中心,此外还有沈阳市人工智能与医学数据科学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沈阳市结构化智能化病理大数据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
感谢您对科技工作的重视和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