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晓慧代表:
现就您在沈阳市人民代表大会第十七届四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进一步规范高新技术企业服务评价和管理的建议做出答复如下:
一、加强高新技术企业精准服务
落实科技型企业首席服务官和企业包保责任制,深入企业一线,帮助企业研读政策、对接资源,协助解决企业成长中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变“企业上门找政府”为“政府上门解难题”,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构建市区联动培育体系,强化金融体系催化作用、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创新平台赋能作用,完善融资支持、成果转化、场景建设等方面支持政策,提供学习交流、金融对接等精细服务,构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发展的良好生态。深入开展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紧盯重点产业发展及企业创新需求,强化“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良性互动,探索建立“创新链+产业链”工作导向、“线上+线下”需求征集、“特派员+企业”利益共享工作机制,先后组织三批351名科技特派员,进驻313家企业,占全省的34.9%,为企业提供科技咨询、技术诊断、产品开发、成果转化、人才培育等多元化服务,推进科技入企、人才进企、金融助企,帮助企业解决各类技术难题420余项,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成果向企业转化。同时,我局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第三方开展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推荐形式审查,以及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数据统计分析工作,在缓解我局自身工作力量不足的同时,也为相关企业在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等方面,提供了更加专业、全面和精准的服务。
二、创新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模式
会同市场局、税务局以及盛京金控等单位,精准、深入挖掘潜在高新技术企业,从40余万家企业信息中筛选出844家精准培育企业,以及3389家重点培育企业,建立高企培育库,并按所属区县进行了划分,有效破解了高企培育“开盲盒”的问题,为区县开展高企精准培育提供了支撑。开展高企预申报工作,设计高企预申报小程序,掌握全市高企申报的底数。开展专题培训服务,会同市高企协会和各地区,围绕科技型企业认定条件、申报流程和支持政策等方面开展专题培训,2024年累计开展培训50余场,培训企业5100余家次。严密组织高企评审,为企业申报提供全流程精确指导,及时对未通过评审企业进行针对性辅导,解决短板弱项。成立助企纾困工作专班,结合首席服务官制度,对各地区涉及复审未申报高企以及评审未通过企业进行走访帮扶,通过保存量、促增量、提信心三项举措,提高复审企业申报积极性,提高评审通过率。探索推行企业创新积分制,筛选5167家科技企业参加科技部创新积分评价,其中1078家列入中国人民银行创新再贷款企业名单,占全省(不含大连)的78.57%,通过低息贷款“贷”动企业创新发展。研究制定《数据赋能科技金融方案》,联合盛京银行,运用企业创新积分研发“积分贷”“人才贷”“盛科贷”等专属信贷产品,构建形成“科创积分+创新产品≥定制化金融服务方案”信贷模式,支持科技企业从初创期到成熟期不同阶段的融资需求,目前已支持企业贷款超10亿元。强化信贷担保服务,创新推出“园区集合贷”、“科技集合贷”产品,采取集合授信、风险共担、即贷即保等模式,服务企业2053户,担保额超25亿元。
三、强化高新技术企业日常管理
严格落实《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以及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机构有关通知要求,采取定向检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进行检查核查。对检查核查中发现不符合高新技术企业条件的企业,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履行撤销程序。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材料的检查,对申报材料弄虚作假的企业,对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2024年,市科技局对约400家有效期内的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实地检查。一是组织企业自查,围绕企业基本情况,以及人员、财务、知识产权、科研立项、研发组织管理水平等方面,制定了《高新技术企业实地检查情况表》,组织各地区抽查的企业开展自查;二是开展实地检查,结合企业自查情况,以及收到的问题线索,组织各地区科技管理部门重点围绕企业运营情况、研发活动开展情况、研发费用归集情况、研发人员占比情况等方面,通过实地调研、查阅相关材料、调取相关数据等方式,对被抽查高新技术企业开展深入核查;三是严格落实相关规定,按照《管理办法》等文件要求,对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名称变更、企业注销、申请破产等情况进行梳理。同时,进一步规范各地区科技管理部门在高新技术企业申报,以及日常管理过程中的职责。在实地检查过程中发现的企业注销、不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等问题,已按照有关规定提请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机构处理。2025年2月11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网上发布了《辽宁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取消沈阳德英天健科技有限公司等36家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公告》(辽高认办〔2024〕3号),我市32家企业被撤销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追缴补助资金6.5万元。通过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日常监督管理,确保了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过程的正规性和严肃性,促进了高新技术企业群体的健康发展。
感谢您对科技工作的重视和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