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国峰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探索国际合作新路径加强生物医药等生命科学领域科技创新走出去引进来联动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拓展渠道落实政策,强化科技合作顶层设计
近年来,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深入实施,围绕落实二十大关于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推动开放创新的工作要求,我市把科技对外开放作为快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充分发挥科技外交官、友好城市等渠道的作用,逐步完善了多渠道、多形式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格局和有利于参与国际科技合作与竞争的良好环境,建立了由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民间组织、科技中介等单位共同组成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国际科技合作体系。
先后出台了支持引进重要创新资源、组织重大科技交流活动、引进外国专家等政策措施,同时充分利用科技部和省科技厅重大国际合作专项、“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发展中国家技术培训班、高端外国专家引进等政策的引导和支撑作用,支持我市创新主体主动布局国际市场,积极利用国际创新资源,深化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组织科技交流活动,助推“走出去”“引进来”
近年来,为推动我市创新主体开展科技交流,出台了支持组织重大科技交流活动政策,鼓励我市创新主体通过举办创新论坛、学术会议、项目对接等高水平科技交流活动,邀请国内外知名院士、专家、学者参会,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与我市创新主体开展交流对接。几年来先后举办了“正和岛全球创新大集”“第五届国际多功能材料与结构大会”、“国际基因组学大会第一、二、三、四、五届眼科大会”“中韩生命健康领域成果对接会”“2022美全健康论坛”等一系列高水平国际科技交流活动,进一步扩大了我市国际影响,为我市创新主体搭建了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平台。
其中:“国际基因组学大会眼科大会”已连续多年在我市举办,邀请包括诺奖得主的多名国际知名专家学者来沈参会,推动眼科与基因组学、干细胞、基因编辑、基因诊疗、人工智能等跨学科的融合,已经打造成为我市生物医药领域重要的品牌活动。
三、实施科技合作项目,强化创新链条融通
积极组织我市创新主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项目,从基础研究、联合攻关到技术引进和产业化,从引进专家、建立联合实验室再到合作创办新型研发机构,国际合作贯穿了创新活动的各个环节,推动了创新链条的融通。
几年来,在生物医药领域,利用各级各类科技计划,支持我市创新主体实施了“光子计数CT探测技术研究”、“基于超临界技术的载药型人工晶状体研制”“医用新型Ches CT机械系统关键技术攻关”“‘一带一路’人兽共患病研究联合实验室”“沈阳健康工程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等多个重点项目,为我市生物医药领域技术水平的快速提升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也有力推动我市生物医药产品走向世界。
其中:东软医疗借助科技部发展中国家技术培训项目,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全面的医疗诊断服务以及技术支持、人才培养、基金助力等全方位解决方案,实现1000余台设备装机。
四、搭建科技合作平台,促进要素流动畅通
为进一步整合国际科技资源,推动技术、人才、项目、资金等创新资源集聚和流动,加速合作成果的推广和扩散,从而促进国际合作向深层次和可持续方向发展,近年来,加大力度支持绿谷生物、中德离岸中心等单位建设了一批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离岸创新中心、国际技术转移机构等科技合作平台。
其中:“眼科医药生物技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是我市生物医药领域唯一一家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以推进眼内植入物、眼科药物、眼科设备等领域国际合作和成果转化为主旨,搭建集产、学、研一体的高新技术研发平台。基地先后与意大利、日本、法国、英国、荷兰、美国、南非等国家的相关组织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围绕防盲与慢性病防控体系建设及大数据分析、眼科植入材料的开发及应用、眼科药物开发及应用以及眼科精准医学四大方向推进工作,提升了我市在眼科智能诊断技术和眼科生物材料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五、引进海外专家,加强人员交流协作
2019年以来,发挥国家、省、市各级各类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的引导作用,促进我市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高精尖缺人才需求引进海外高端科技创新人才,联合开展合作攻关、新产品研发等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项目。几年来,支持我市创新主体实施了80余个引智项目,引进外国专家超过140人次,领衔新产品研发,协助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带动新兴学科发展,填补国内产业空白,极大拓宽了我市创新主体的国际视野,推动了创新人才队伍结构优化,快速提升了自主创新能力,助推我市产业转型升级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其中:支持成大生物、新松医疗、中添干细胞等单位引进高端外国专家实施了“B群流脑疫苗研发”“无创呼吸机的研制”等一批高水平合作项目。沈阳药科大学建设的“药物设计创新引智基地” 引进德国、丹麦、意大利等6个国家的12个专家,获批2022年度国家外专局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
感谢您对我市科技工作的重视与关心。
沈阳市科学技术局
2023年3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