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仁赞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我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抓产业集群化发展
一是成立生物医药及医疗装备产业集群工作专班。建立市领导同志牵头抓、行业部门专班抓、区县(市)具体抓的上下协同联动工作机制。成员单位包括市科技局、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商务局、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局、医保局,铁西区、大东区、浑南区、沈北新区、新民市等相关区县,金控集团。专班办公室设在市科技局,负责专班日常工作,组织协调各成员单位及链主企业共同推进全市生物医药及医疗装备产业集群发展。二是支持建设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对投资新建的医药合同外包生产机构(CMO)、医药合同定制研发生产机构(CDMO)等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的企业(机构),择优按照不超过项目申报当期实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的10%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市发展改革委以沈阳市新兴产业发展专项扶持德生生物制药产业园发展,累计支持三批次、1942.8万元,打造专业化生物医药产业园区。
二、抓创新研发能力提升
一是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充分发挥沈阳市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围绕生物医药及医疗装备等重点产业集群,组织实施重点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每项给予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支持东软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高性能Angio-CT关键技术攻关”项目、700万元,开展面向Angio-CT整机系统设计,开展面向Angio-CT整机系统设计研制,提升微创介入诊疗的精准性、高效性,并实现产业化生产。该项目将有助于我国脑卒中、胸痛等医疗中心建设,打破国际厂商在高端Angio-CT领域的垄断地位,推动我国高端Angio-CT临床普及。二是支持新品获批上市。落实《辽宁省支持生物医药和先进医疗装备产业集群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指引》,推动创新成果加快本省转化落地。对在我省取得相应原料药、药品或医疗器械、保健食品注册证明,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补充申请批件并实现产业化的给予100万-500万元资金奖励。
三、抓科技成果转化
一是全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市科技局聚焦生物医药及医疗装备等20个重点产业链创新方向,组织实施重点技术攻关“揭榜挂帅”,按照技术交易额不超过50%、最高300万元给予资助支持。支持沈阳永大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依帕司他片制剂技术攻关及生物等效试验关键技术攻关”项目、300万元,揭榜方为沈阳信达泰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依托沈阳市智能药物递送系统技术创新中心,建成了超高载药量智能自组装纳米药物制剂技术、创新白蛋白纳米粒智能递药技术、创新脂质体智能递药技术、高效口服药物智能递送技术、新型经皮给药技术平台等5个智能药物递送技术平台,对国内的制药行业进行全方位的开放,与企业和科研机构、大专院校配合进行技术开发,主要客户包括:中国医科大学、北部战区总医院、辽宁海思科制药有限公司、沈阳双鼎制药有限公司、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辽宁药联制药有限公司、沈阳永大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等知名药企,目前共承接药学研发项目80项,合同金额达到近5000万元。二是开展临床医学技术研究。实施公共卫生研发专项,大力支持全市中医药领域医疗机构开展科技攻关,解决临床疾病防治问题,提升医疗水平。2021年以来,支持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医工结合协同创新研究项目和重大疾病诊疗关键技术攻关项目4项,资金200万元;常见多发病医疗技术提升项目14项,资金70万元。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签订联合协议,设立联合项目30项,探索由科技局认定管理,由项目单出资的项目模式,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到科技创新。
四、抓要素支撑能力提升
一是设立生物医药基金。盛京金控集团立足金融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功能,建成3只生物医药及医疗装备产业集群相关基金。辽宁睿康私募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基金规模10亿元,由盛京金控集团联合辽宁基金和东软旗下上市公司东软教育、医疗装备龙头东软医疗等社会资本发起,基金管理人是昊容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沈阳约印鼎泰股权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为沈阳市参与组建发起的一只医疗健康领域专项基金,基金管理人为约印大通(北京)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沈阳眼康英才投资基金由沈阳市天使投资基金与辽宁何氏眼科医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沈阳产业技术研究院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盛京金控集团所属科技风投共同出资设立,规模5000万元。二是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布局建设一批省市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和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沈阳药科大学建成辽宁省智能药物设计与新药发现重点实验室、沈阳信达泰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建成沈阳市智能药物递送系统技术创新中心等智能辅助药物发现科技创新平台,开展AI辅助药物研发应用于临床前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和初步筛选、药理活性预测、成药性分析等多个新药研发关键环节的研究,提高新药研发的效率和精准度。建立绩效导向的科技创新平台管理体系,对创新平台进行年度绩效评价,优秀、良好的分别给予最高100万元、50万元奖励。
五、抓完善生物医药服务体系
一是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建设北方药谷德生(沈阳)生物药国际CDMO基地、拜澳泰克医疗器械CDMO共享平台,打通药械产品研发、生产制造、质量控制、供应链管理等重点环节,打造从研发到转化的全产业链生态。支持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开展产业前沿技术、核心技术、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熟化、服务以及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产业培育、人才引进等活动。近年来,在生物医药及医疗装备领域,建成沈阳眼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14家,促进科技成果与产业应用的精准对接,为我市生物医药及医疗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二是做好人才服务。根据沈阳市人才认定办法,今年上半年,市人社局认定东北制药、成大生物等链上企业人才20人,其中C类人才3人、D类人才17人。截至目前,共认定生物制药及医疗装备领域相关企业人才255人,其中A类人才1人(李世友)、B类人才20人、C类人才41人,D类193人。上半年,授权德生生物、红旗制药、东新药业、博泰生物、东软智睿自主认定权,共惠及24户企业。三是加快创新产品上市进程。沈阳市作为辽宁省省会城市,已有省级药品(医疗器械)生产注册备案受理窗口,我省申请获批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数量相对较少,因此沈阳市难以成立器械审评分中心或者服务点。2022年辽宁省药监局下发《辽宁省第二类医疗器械优先注册程序》,对我省纳入第二类器械优先产品的审评审批时限由法定的140个工作日压缩至12个工作日,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四是支持举办国际医疗器械展览。参照会展业先进城市的经验,我市于2015年设立了沈阳市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出台制定了《沈阳市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政策》,采取项目补助、奖励的方式,重点用于引导、支持我市展览展示,会议论坛等项目做优做大,做出品牌。定期举办沈阳国际医疗器械展览会,形成了专业化配套服务和庞大的专业买家信息数据库,产品主要涵盖了众多知名品牌的高科技、高尖端医疗器械及医用耗材全科创新产品,不断推动东北医疗卫生健康产业的发展。
六、抓强化统筹推进机制
一是制定产业发展措施。为用好我市医药产业基础、科技教育优势、临床医疗资源,志宏部长率工作专班高标准编制了《沈阳市生物医药及医疗装备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规划》和《沈阳市生物医药及医疗装备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工作措施》,提出了“1+2+3+N”的产业发展重点。其中,“1”为未来产业,即前沿生物技术及其应用,包括合成生物、细胞基因、脑机接口、3D打印以及原研创新药;“2”为主导产业,即改良型创新药和药械高端制造,包括小分子药物、新型疫苗、新一代重组蛋白、新型给药系统药物等改良型新药以及高端医疗设备、生物类似药、高端仿制药等高端药械生产制造;“3”为转型升级产业,即鼓励化学原料药向特色原料药、化学仿制药向高端制剂、低值耗材向高值耗材转型;“N”为配套产业,包括核心零部件、关键原材料、CDMO、CRO、药械物流以及大健康产业(医美产业和特医食品)等。二是大力开展招商合作。市商务局与重点区县(市)建立了招商项目统筹调度和推动机制,上半年,铁西、浑南、沈北、新民共储备重点招商项目38个,意向投资额192.96亿元。其中,在谈项目22个,已签约项目10个,已注册项目5个,已开工项目1个。其中,北药集团新民市中医药全产业链项目总投资55亿元,仅用半年时间实现落地开工投产。6月16日,成功举办第二届沈阳医药产业发展大会,沈阳市医药产业发展促进会正式揭牌,共有9个合作项目现场签约,签约额共计51.4亿元。三是做好《发展规划》和《工作措施》的宣传落实工作。市科技局切实发挥好专班办公室作用,组织各相关部门落实好18条配套支持政策,明确任务清单、项目清单、责任清单,确保完成既定目标任务。
感谢您对科技工作的重视和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