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结合沈阳基础工业制造特点 促进沈阳 工业技术与科技业态融合的提案 (第135号)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4年05月20日    来源: 沈阳市科学技术局   

常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结合沈阳基础工业制造特点,促进沈阳工业技术与科技业态融合的提案》收悉,我局高度重视,会同市相关部门,深入研究相关建议内容,具体情况如下:

一、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一是搭建创新平台。全市1510个科技创新平台中,高端装备(含机器人)领域创新平台达到290个,其中,国家级16个、省级191个、市级83个。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工作,已由中国科学院上报科技部,新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6项,在子母式微纳米机器人跨尺度递送、微型仿生爬行机器人、连续体机器人避障控制等前沿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取得多项突破,发表学术论文246篇,授权发明专利116项,类生命机器人成果获2023年中国机器人科学引领奖;辽宁辽河实验室揭牌运行,启动了9个自主科研项目,覆盖工业无线网络、边缘计算、人形机器人、面向精密制造的机器人学习、面向绿色制造的原位测量与全流程优化等5个研究方向,累计投入科研经费4600万元,获得各类奖励8项,其中,工业控制网络技术研究集体创建了工业控制网络的自主技术体系,突破了工业控制网络协议及装备开发的关键核心技术,建成我国最大的工业级油田物联网系统。二是组织技术攻关。聚焦高端装备(含机器人)产业集群创新需求,布局关键技术攻关方向。新松公司获批并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多关节型工业机器人整机性能优化与应用”、科技部卡脖子攻关工程“双臂真空机械手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沈阳透平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沈阳智能机器人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等9家公司,获得省科技厅“揭榜挂帅”专项支持;立足“国家所需、沈阳所能”,实施沈阳市重大科技专项,通过自主研发、揭榜挂帅等方式对通用沈机、新松公司、北方重工、沈阳透平、特变电工等5家头部企业开展的15项关键攻关项目给予立项支持。沈鼓集团研制的许用杆载荷最大的迷宫压缩机试车成功,填补国内技术空白。北方重工研制的国产大型主轴承的盾构机在沈阳地铁1号线东延线完成施工任务。特变沈变公司为国家电网工程研制的首台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变压器运抵项目现场。三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2023年沈阳市以争创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为契机,制定《2023年度沈阳市区、县(市)知识产权保护绩效考核方案》,知识产权保护指标形成国家、省、市考核体系,持续推进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司法保护方面,沈阳市两级法院共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5609件,审结4969件,同比分别增长38.15%49.89%。行政保护方面,全市累计办结实体领域专利侵权纠纷案件21件,同比增长61.5%;商标、地理标志行政案件115件,同比增长134.7%

二、建立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一是提高成果转化水平。加快沈阳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机器人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等专业化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有效承接机器人领域国家重大创新平台溢出效益。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通过技术服务等方式支撑100余家机器人骨干企业完成30余个典型领域机器人综合应用解决方案,完成机器人核心元器件设计服务平台等23个研发平台、工业机器人检测验证系统等3个测试平台、智能制造机器人试验验证系统等13个中试平台的建设,以技术转移形式孵化2家高科技企业,以技术服务形式形成30余个典型领域机器人综合应用解决方案,制定国家标准2项。二是充分发挥联盟效应,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以我市高端装备(含机器人)集群龙头骨干企业为“盟主”单位,以利益为纽带、有明确市场目标的实质性产学研联盟,以产学研为重要抓手,推动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依托产学研联盟开展科技研发、人才引培等重点工作,发挥产学研联盟引领带动作用,推动科技创新工作深入开展。各类创新联合体数量达到82个。依托新松公司牵头成立的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立的创新联合体,获得省创新联合体项目支持1000万元,与上交大、天大、山大、吉利汽车等10余家单位组成开展协同创新,推动新松点焊工业机器人在吉利梅山等国内多个汽车制造基地完成应用验证,解决我国汽车工业制造装备受制于国外问题。三是出台了《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促进沈阳市投资基金也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打造产业、科技、金融“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构建“2+3+N”多层次基金体系。根据实施意见,设立沈阳市天使基金,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初创期创新型企业,首期规模20亿元,采用直接投资+子基金的投资模式,组建我市天使基金集群。

推动智能化融合发展。一是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的深度融合。AI+工业互联网,成功举办三届工业互联网全球峰会,初步建成紫光中德输配电工业互联网平台、麦克奥迪智慧能源平台、鸿宇科技工业云平台、格微软件生产要素平台等工业互联网重点平台10余个,华为云、紫光云、沈鼓云等助力“沈阳智造”全面升级。中国科学院沈自研所开展的“面向智慧油田的工业物联网系统研发与产业化”项目,突破无线通信测试、网络性能智能测试、智能压力变送器标定等技术,在辽河油田和大庆油田累计应用9.49万台,覆盖油水井26220口。AI+机器人,建成国内首套“末制导弹药智能总装生产线”,破解了“产能提升与安全生产”的行业矛盾,解决了弹药行业存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在兵工集团推广应用15套,国内弹药自动化生产线占有率60%以上。新松公司突破机器人视觉、环境感知等关键技术,自主研发的中厚板智能焊接机器人系统成功应用于葛洲坝集团、深中隧道等国家重大工程。二是建立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推动双创载体提标升级,2023年组织推荐 26 家双创载体申报省级双创载体,3 家科技企业孵化器、17 家众创空间成功获批,位列全省第一。组织开展市级双创载体申报备案,新备案市级众创空间25 家、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9 家,全市各级各类双创载体总数达到 262 家。修订《沈阳市促进创新创业发展科技专项实施细则》等文件,完成市级以上双创载体绩效评价,组织推荐 83 家省级及以上双创载体参加省级绩效评价,激励双创载体不断提升孵化服务能力。三是加强政策引导。国家层面,沈阳精锐数控机床等7户企业享受增值税加计抵减15%政策。省级层面,争取首台套保险补贴、重大装备创新、数字化转型、省级“揭榜挂帅”资金共计1.21亿元。其中,新松公司和通用沈机等12户企业39个项目获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费补贴资金2006.7万元,连续4年蝉联全省首位。中捷航空航天机床等16个重大装备创新项目获补助资金5580万元;三一重装重型装备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等31个项目获省专项奖励资金1280万元。沈鼓集团、智能机器人国家研究院等单位的9个项目获“揭榜挂帅”支持资金3200万元。市级层面,共落实重大技术装备首次研制应用、市“揭榜挂帅”关键攻关、市“重大科技专项”资金1.15亿元。其中,安排资金4015万元支持21户企业23个重大技术装备首次研制销售。组织市“揭榜挂帅”关键攻关,对特变电工、北方重工、透平机械等单位开展的8个项目,给予2240万元资金支持。对通用沈机等5家龙头企业开展的15个项目,给予“重大科技专项”5250万元资金支持。

感谢您对我市科技工作的重视和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