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技局关于聚焦新兴产业培育 以科技 创新引领产业链优化升级的提案 (第196号)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4年05月20日    来源: 沈阳市科学技术局   

九三学社沈阳市委员会: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聚焦新兴产业培育,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链优化升级的提案》,市科技局高度重视,经过认真研究并与相关部门沟通,具体办理意见如下:

一、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强化第一资源支撑

(一)创新平台建设实现量质齐升。辽宁材料实验室一期工程全面交付使用;辽宁辽河实验室组织实施10项自主科研攻关项目;太行实验室辽宁基地成功挂牌,成为太行实验室在全国布局建设的第一个基地;超大型深部工程灾害物理模拟设施主体工程施工建设已完成进度51.8%。指导芯源微、富创、仪表院等企业申报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新获批全国重点实验室9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5个,新增145个市级平台。全市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总数达到76个,各级各类创新平台共计1652个。

(二)加快建设沈阳人工智能试验区。推动建设“一中心,四平台”。沈阳人工智能算力中心完成二期扩容建设,获批成为国家首批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饱和算力达到300P(大连100P),位居东北地区首位。共计拓展客户200+,覆盖东北大学、美行等本地重点企业、高校院所,算力占用率97.92%。搭建“大模型”。东北大学“沈阳·太一”推荐基础模型,与沈阳市纪委、辽宁省文旅厅合作项目正在商业落地中;美行科技“智者·乐行”道路重建大模型自动化制图的结果已接近量产水平。拓展应用场景。征集上报科技部AI for Science典型案例13项,在机器人+示范工程、智能制造示范工程、智慧医疗示范工程、智慧城市示范工程等方面形成一批典型应用场景。组织唐立新院士团队就智能工业数据解析与优化等关键技术与北方重工、沈鼓集团等企业对接,形成合作意向3项。

(三)深入开展联合协同创新。加快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获批省提升类联盟工业和信息领域31家,占全省比例30%,获得610万元省级资金资金支持。加快省典型联盟建设。已累计组织46家企业完成申报工作。全市工业及信息领域典型联盟64家,占全市联盟比例59%。开展典型联盟绩效评价,组织工业及信息领域59家联盟单位完成数据填报,占全市比例56%。及时掌握联盟运行数据。

(四)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发布了《关于组织申报2023年沈阳市新型研发机构的通知》,新增认定7家单位为沈阳市新型研发机构。会同沈阳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对明阳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的“浑南区IPv6融合部署及创新应用”试点项目开展评估工作。会同沈阳产业技术研究院,发起成立沈阳市新型研发机构创新发展联盟,联盟筹备会议胜利召开,选举出了理事长单位1家,副理事长单位5家,依托联盟推动全市新型研发机构凝聚力有效提升,推动沈阳新型研发机构从“单兵作战”升级为“联动共赢”,为新型研发机构“集中力量办大事”提供了组织保障,为重点产业集群助力供血。

二、集中力量攻克“卡脖子”技术,突破重难点问题  

探索实施关键技术攻关“325沈阳模式”,围绕航空、集成电路和医疗装备等重点产业链,通过自主研发、揭榜挂帅等方式组织实施147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攻克“真空干泵节能技术”“光刻涂胶显影工艺”等178个关键核心技术问题,自主研发的超大型盾构机主轴承实现产业化应用,“太行110”重型燃气轮机、大型海上平台压缩机等创新成果实现了国产首台套、替代进口的重大突破。

同时,全年争取上级各类科技政策9项、项目2040项、资金12.6亿元(国家6.9亿元、省级5.7亿元),争取资金同比增长4%,高精度柔性装配机器人三维主动视觉感知与交互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等45个项目获得辽宁省2023年度“揭榜挂帅”立项支持。推荐4个项目成功列入辽宁省人工智能领域重大科技专项,1个项目入选辽宁省人工智能领域重点研发计划。组织市科技计划项目。2023年组织19项市级“揭榜挂帅”项目,完成申报材料的补充完善,支持资金1835万元。支持创新类标准化项目48项,支持资金699.84万元。组织市重大科技专项。以集成电路、航空航天及高端装备3条产业链为重点,完成两批重大科技专项指南(榜单)进行现场论证评审,凝练形成39个项目指南,支持项目22项,资金8100万元。

三、聚焦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引导产业集聚

沈阳入围全球人工智能创新城市前50强。全球人工智能创新城市500强中中国有42个城市上榜,沈阳、哈尔滨和大连作为东北地区入选城市,其创新指数分别位居全球第41、56和67位。沈阳位居中国城市第12位,居东北地区首位。

(一)成功纳入全国人工智能算力战略体系。

沈阳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二期)建设完成,算力达到300P,并获得科技部正式批复,成为全国首批9个“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之一,人工智能算力进入全国第一梯队。

(二)为大国重器贡献沈阳力量

2023年,沈鼓集团研发的60兆瓦空气储能装置压缩机组是世界首台套60兆瓦级非补燃式空气储能压缩机,并在国家示范项目中成功示范应用,进一步夯实了我国在压缩空气储能领域的优势地位。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牵头研制的盾构机大型主轴承在沈阳地铁实现示范应用,盾构机100%国产化在沈阳成为现实。特变电工沈变集团研发的4个等级换流变阀侧直流套管实现小批量应用,其中±600kV套管为国内首次应用的国产套管。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牵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多关节型工业机器人整机性能优化与应用”项目,实现机器人控制器完全自主可控。中国科学院沈阳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SKY-MBE110C型分子束外延系统凭借其优异的性能及完备的功能,满足半导体企业的生产应用需求,填补了国内空白。通用技术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高端数控机床达到国际公认的“精密级水平”,部分功能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三)支持企业建设成果转化中试基地

出台《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建设专项实施细则》,创新实施中试基地“奖补”变“股权”政策。目前,市级中试基地达56家、省级典型示范中试基地1家、省级中试基地12家。推荐13家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申报省级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6家获批。推荐11家中试基地申报32个省级中试项目,7家中试基地申报18个省级熟化验证项目。组织召开2023沈阳市企业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合作对接大会暨沈阳工程学院清洁燃烧与储能技术中试基地揭牌仪式,36家市级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揭牌,沈阳产业技术研究院与我市4家中试基地改革试点单位拨投资金签约,沈阳工程学院国家大学科技园与5家共建中试基地的企业签约。

(四)以企业为主体组建实质性产学研联盟

由“龙头”企业牵头,高校、科研院所参加,上下游中小企业和金融投资方共同参与,围绕重点产业链和创新链的建设发展需求,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构建实质性产学研联盟,全面提升产业技术创新水平。我市新备案18家市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累计备案联盟达到105家;组织推荐45家省级典型实质性产学研联盟,150家提升类实质性产学研联盟。组织开展我市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绩效评价,20家联盟获得支持,共拨付100万元。

(五)开展科技成果撮合对接活动

推动东北科技大市场科技服务平台标准化建设,依托东北科技大市场平台,组织开展精准化路演对接、培训交流等各类科技创新活动55场次,对接科技成果(项目)252项。组织召开沈阳市人民政府中国医科大学全面战略合作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举办沈阳市校企科技赋能行动启动仪式暨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站活动,推动市校合作。

四、加快人才集聚,创新人才引领创新发展优势

“带土移植”引进一批带动我市产业转型升级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高端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团队,保障用人主体引智需求。2023年度累计获批省“带土移植”团队项目20项,争取资金2040万元,项目数量及资金额度均位居全省首位;协同各个地区累计征集储备各类“带土移植”创新创业人才团队项目102项、引进各层次人才305人,涵盖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65个国内高校和中国科学院力学所、过程工程所等19个国内科研院所,北海道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20个国境外高校和49个国内外企业等,累计落地项目35项,超额完成30项的年度指标任务。其中,支持清华大学刘永生博士,已联合原陆军工程大学汪岳峰教授和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韦覃伟博士,将石墨烯低维材料及其器件的研究技术转化至沈阳,已完成投资2100余万元,未来年产值将达到1.5亿元。

感谢您对科技工作的重视和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