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以来,市科技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城区工作会议、市委县域经济暨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培育壮大新动能为重点,着力激发创新驱动内生动力,聚焦“开放和创新”双轮驱动,为沈阳市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振兴提供科技支撑,推进科技创新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2019年工作完成情况
经过一年的努力,科技创新工作亮点纷呈,效果凸显。
——推进自创区建设达成新绩效。自创区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高端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占装备制造业收入比重分别达到70%以上和80%以上,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提前完成三年行动计划指标。新增高企占全市40%,国家级双创载体占全市58.3%,打造前沿技术产业链股份制联盟做法入选第三批国家全创改拟推广经验清单,示范作用增强。
——试点科技金融结合取得新突破。遴选完成156家高新技术企业进入科技金融重点企业库,提前超额完成市政府工作报告任务指标,芯源微电子已通过科创板上市委审核,成为我市首家获准科创板上市的企业。沈阳科技金融服务中心正式揭牌,产学研融紧密结合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培育企业创新主体取得新成效。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06家,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1836家,超全年指标的20%提前完成任务,科技型企业群体加快成长,成为壮大新动能的生力军。企业创新主体培育工作纳入市人大常委会审议议题,获高票通过。
——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体系迈出新步伐。省市区三方合力推动东北科技大市场建设升级,委托专业化机构运营,机制进一步健全,功能进一步完善,累计培育技术经纪人450人,全市各级技术示范转移机构达54家,技术转移转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技术合同成交额保持15%以上增长,纳入统计的科技成果本地转化占比达63%。
——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取得新进展。实施双创载体建设6项行动,探索“双创+楼宇”“双创+骨干企业”“双创+产业园区”等载体建设模式,全市各级双创载体面积达到505万平方米,集聚创新创业人员达15万人,在孵企业(团队)超过1.1万家(个)提前完成市政府工作报告任务指标,以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为载体的各具特色的创新创业生态圈日益形成。
市科技局全年重点抓了以下工作。
一是积极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着力突破“卡脖子”问题。滚动实施双百项目323项,解决关键共性技术902项。通过申报国家重点项目、省重点项目、组织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协同创新等方式,共支持“卡脖子”技术项目137项,落实研发补助资金7.39亿元,集成电路原子层沉积镀膜设备关键核心部件设计制造、工业软件&控制平台等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有效增强了产业核心竞争力。
二是积极推进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与本钢、中车长春轨道等全方位合作;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创新研究院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特种机器人装备中心投入使用;国科大机器人学院与高校开展联合培养,累计招收硕博生268人,平台溢出效应显现。组建中国航发燃气轮机有限公司,加快自主研发“大国重器”研制步伐。全年新获批“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医学检验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2个,参与组建辽宁实验室,建设沈阳(浑南)科技城,支撑城市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三是实施企业创新主体梯度培育工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强化。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1836家,全市登记注册科技型中小企业达3070家,沈阳科技型企业群体不断壮大,成为促进转型升级的新引擎。2018年全市研发投入创历史新高,总量168.8亿元,研发投入强度达2.68%,研发投入强度居全省第一。企业研发占比55.8%,首次超过高校院所,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不断强化。
四是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振兴,推动高质量发展。制定《沈阳市汽车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助力沈阳建设国家汽车产业中心。研究推进压缩机产业创新发展,推动建立压缩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IC装备领域,支持拓荆等5家单位承担国家02科技重大专项,突破核心技术,抢占技术至高点,我市推进IC装备领域创新链产业链融合的做法,在全省工作会议上交流经验;在人工智能领域,小牛翻译实现技术升级,在国际顶级机器翻译评测获10项第一,研发的深层神经网络模型,成为全球支持语种最多的机器翻译引擎;无距科技成为国内唯一一家全品类无人机飞控企业;在高端医疗器械领域,东软医疗256层CT获批注册、超高端CT自主研发达国际先进水平。科技专项资金大力支持机器人未来城、东软健康医疗、光明小镇、IC装备、民用航空等特色新兴产业园区加快创新步伐。
五是健全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水平。新建中科院、东北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新增省级技术转移服务机构13家,全市各级机构达到54家,全市技术经纪人达450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深入推进科技成果“三权”改革,复制推广东北大学、沈阳化工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改革经验,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投身科技成果转化实践;修订《技术合同补贴实施细则》,按技术合同额的10%给予补贴,单个合同最高30万元,鼓励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省市区三方共投入资金4500万元,支持东北科技大市场转换运营机制,升级服务功能,实现技术转移服务达十大类;沈阳科技条件平台服务机构达252家,共享科研仪器设备2300台(套),登记科技成果1490项,分别增长26%、6.61%、39%。成功举办“第二届沈阳科技成果对接会”,全年组织民营企业高校行等科技成果对接活动30场以上,形成常态化机制。
六是充分发挥高校院所资源优势,积极推进协同创新。市长大学校长(科研院所长)联席会议累计协调解决21个科研院所174项问题、20所高校181项问题,调动本地转化科技成果积极性。支持东软智慧医疗、增材料制造等产业技术研究院加快建设,工业设计产业技术研究院形成了“平台+人才+项目”发展模式,为537家装备制造企业创造增值300亿元,眼产业技术研究院对干眼症等疾病诊断准确率超过96%。组建新型研发机构21家,带动社会资本投入5.8亿元,集聚高层次人才282人,备案省级新型研究机构12家,有效强化全市产业技术供给。
七是发挥自创区带动作用,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实施沈大自创区高质量发展“六大工程”,213个亿元以上项目开复工、增长24.4%,新签约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19个、增长12%,恒大新能源汽车、轮毂电机、联东U谷高新装备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签约落地并开工建设,助推产业结构优化,引领自创区向“先进材料+智能制造”国家创新高地迈进。中国青年创新创业板(辽宁区域中心)、科技领军人才创新驱动中心(辽宁促进中心)、中国青年创业社区·沈阳站三大双创平台集中落户自创区,带动创新创业活力增强。召开区、县(市)科技创新工作会议和区县(市)科技创新工作座谈会,建立《区县(市)科技创新监测指标体系(试行)》,深化市区两级科技部门协同联动工作机制,促进建设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
八是以产才融合为导向,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落实人才新政,支持国家省市各层次科技人才300多人创新创业、转化科技成果。环境生态领域国际知名美籍专家李世友先生来沈创业,成为我市首位全职引进的顶尖人才。实施外国人来华许可高端外国专家绿色通道制度,帮助华晨宝马、华晨雷诺等重点单位引进急需外籍人才733人,全年办理外国人来华许可2300多人。推荐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魏岚德博士获2019年中国政府友谊奖,得到李克强总理亲切接见,更加坚定宝马集团在沈阳投资发展的信心。沈阳玫瑰奖表彰外国专家15名,吸引激励国际人才投身沈阳振兴发展。累计选派科技特派员3010人(次),科技特派团队20多个,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发挥重要作用,我市经验做法在辽宁省科技特派员总结大会上交流。
九是坚持开放创新双轮驱动,加强科技合作交流。
拓展国际科技合作。深化对日对韩科技交流,推动5个合作项目签署协议,推动机器人未来城科技招商形成一批合作意向;加强对俄科技合作,成立中俄院士创新中心,设立俄罗斯专家工作站,加科技人才交流;强化对德科技合作,成立中德创新委员会,加快建设数字中德-紫光云创新中心,推进中德园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发展;支持我市创新主体走出去,推荐东软医疗获科技部立项支持,对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的技术骨干培训,推广我市技术和产品,扩大出口。
加强区域间创新合作交流。组织参加第二十二届中国北京科博会,创参展规模新高,收获高质量合作意向20余项。搭建京沈合作(北京)离岸创新中心,举办“中关村硅谷科技创新项目沈阳行”等系列活动,精准推进京沈对口科技合作。建立沈阳经济区五城市科技创新合作会商制度,加快经济区科技创新互动互通、共享共赢。
举办大型国际科技活动。诺贝尔奖获得者、国家973首席科学家等国内外基因及眼科相关专家等200人参加的第二届眼科大会等高水平学术会议、俄罗斯科学院院士教授团队携前沿研究成果参加的“沈阳‘一带一路’俄罗斯工业技术展”、驻外多国科技外交官参与的科技外交官服务行动辽宁行等一系列国际科技交流活动相继在我市举行,为我市创新主体开放发展拓宽合作渠道、提供智力支持,提升我市在东北亚地区的科技创新影响力。
十是实施专项行动,打造创新创业升级版。实施特色载体创建、存量载体升级等六项行动,创新工作机制,实行部门横向配合、市区上下联动,促进双创载体优化存量、扩大增量、提质增效。全市各级双创载体面积已达505万平米,集聚双创人员达15万人,在孵企业(团队)超1.1万家(个)。三好创新创业大街、锦联双创基地、东北大学等高校创新创业学院、各地区楼宇经济等为创客提供了实现梦想的舞台,北京双创街、阿里云创新中心、微软“云暨移动技术孵化计划”辽宁省人工智能孵化基地等国内外高端双创机构加盟沈阳,助力我市双创提档升级。
蓬勃开展创新创业活动。举办“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2019年学术年会暨中科院青年科学家沈阳行活动”,中科院105个研究所的500余青年科学家来沈参加科技项目攻关对接等创新创业活动;首次举办沈阳创新创业大赛,4家企业获得省行业赛一等奖,全省(除大连)26个参加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的企业来自我市的占50%。此外,未来产业论坛、工业设计大赛、智创师大赛、F5失控大创赛、机器人大赛等一系列创新创业活动在沈阳叠加上演,营造了良好创新创业氛围,吸引全国创新人才、资本和技术向沈阳聚集,有力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十一是推进创新创业环境建设,打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会同相关部门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全市1626家企业享受到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同比增长53%,实现加计扣除额54.7亿元,同比增长82.5%,均创历史新高,政策惠及面扩大;研究提出新版沈阳市科技创新政策措施,在加快培育创新主体、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优化创新创业环境等突破,营造良好政策环境;树立“大营商”理念,制定实施科技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计划,组织开展“企业服务日”等惠企利企活动50余次,开展“政策进央企”等政策宣讲20余次,培训企业人员5000余人次,协调解决企业提出的问题满意率均达到100%。
积极改善科技创新财税金融环境。组建总规模为1亿元的天使投资基金两支,设立首期4亿元的沈阳市科技创新基金,吸引社会资本设立基金5支,总规模68亿元;遴选入库156家科技金融重点企业,沈阳市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启动运行,健全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和服务体系;组织推荐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科技研发项目获批立项43项,获得研发补助资金4.42亿元;推荐我市384家企业获省R&D经费投入后补助资金,占全省55.65%,比上年增长了26.35%,共获得后补助资金支持4045万元,占全省44.94%,比上年增长68.54%;积极参与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方联合基金,拓宽我市基础研究支持渠道。
积极改善科技创新社会环境。开展科技领域防范化解风险工作,建设自主可控的安全科技环境。建设科技创新管理平台和科技局正风肃纪大数据监督平台,推进科技创新治理和监督体系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市纪委监委召开现场会,推介市科技局做法。出台系列制度,加强科研诚信建设,营造诚实守信与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
二、2020年工作目标和任务安排
2020年是“十三五”和“十四五”之间的承上启下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是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东北地区深化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精神的关键一年,是推进沈阳市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重要一年,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的态势,面对国内区域科技创新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科技创新工作要增强机遇感、使命感、紧迫感,力争在某些领域取得突破,为我市振兴发展提供支撑。
2020年科技创新工作的工作思路是,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精神和决策部署,以推进科技资源优势向技术、产业优势转变为主攻方向,聚焦培育壮大新动能,激发创新驱动内生动力,实施科技创新引领产业振兴行动,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调动科技人才积极性,深化创新开放双轮驱动,打造双创升级版,加强科技创新治理,着力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着力提升科技创能力,为沈阳市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振兴提供强力科技支撑。
2020年科技创新的主要目标是,加大研发投入,实现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3%,其中,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超过60%,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快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提升创新能力;持续企业创新主体培育工程,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2300家以上,培育壮大新动能;技术合同成交额达300亿元,当年转化科技成果900项以上,技术转移转化体系进一步健全。
2020年,全市科技创新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推进协同创新体系建设。推进与中科大、国科大联合办学,扩大与中科院系统在物理、应用化学、光机等领域合作,支持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参与沈阳科技计划。强化市长·大学校长(科研院所长)联席会议机制,支持高校院所紧贴沈阳创新发展要求,凝练创新方向,组织实施市校(院)重大协同创新活动50场,支持100项重大科技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组建沈阳产业技术研究院,承担放大辽宁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溢出效应,推进源头技术创新和应用技术转化。瞄准产业细分领域,支持市场化的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总量达到30家,产学研合作单位超过200家。
二是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着眼推进我市创新能力上新台阶,补齐基础研究短板,集聚高层次人才,加强重大技术源头创新,跟进辽宁实验室建设,集中资源要素建设浑南科技城,做强“科创产融”主体功能。推进智能制造研究中心、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建设。大力支持在沈高校、院所、企业创建国家机器人技术创新中心、航空发动机冲击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重大创新平台。优化整合市级科技创新平台,提升内涵建设水平,推进产学研合作,激发创新活力,增强科技支撑能力。
三是积极突破核心关键技术。聚焦产业发展瓶颈问题,着力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持续推进02、04、06、09等21个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集中优势,加强联合,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双百工程”和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重点围绕轮毂电机、变速箱系统、智能网联驾驶、低温动力电池、智能机器人、数字医疗、航空装备、IC装备、新材料等重点领域部署创新链,实施100项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技术)联合攻关。支持高校院所和企业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基地,新增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30个。同时,争取国家、省重点科技项目支持,解决一批“卡脖子”技术问题。
四是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制定《沈阳市促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实施方案》,支持高校院所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办公室和概念验证中心,加大对科技成果持有人奖励力度,支持科技人员兼职兼薪创新创业。推进高校院所与市区合作,在重点产业园区共建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与企业建立协同创新中心,建立“周周有”常态化科技成果供需对接机制。加强东北科技大市场能力建设,成为东北地区科技成果、科技人才、科技金融的集散地。全市各级科技成果转移机构达到60家,转移转化高校院所科技成果900项,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300亿元。
五是推进科技创新引领产业振兴。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支持主导和优势产业创新发展,推进建设汽车产业科技创新体系,支撑我市建设国际汽车产业中心;制定出台政策措施,支持压缩机产业创新发展。支持新能源汽车、机器人、高端医疗器械等新兴产业创新发展,推进机器人未来城、东软健康产业园、光明小镇、通用航空产业园等新兴产业园区科技创新平台和项目建设。布局“3+2”未来产业体系和17个细分领域,培育未来产业,填补空白产业。发展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加快人工智能研发与应用平台建设,支持建立沈阳区块链产业创新平台,积极争取国家在沈布局建设新一代人工智能示范区,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促进产业高新化。
六是促进双创提标升级。推进三好创新创业大街、锦联国家创新创业基地、中关村领创空间、沈阳·中关村信息谷创新中心等区域和重点双创企业发展。创新“双创+楼宇经济”“双创+骨干企业”“双创+产业园区”大学生创新创业学院等模式,推进双创与产业结合。支持专业化众创空间、孵化器能力建设,开展100家双创载体提标升级行动。支持双创载体举办、承办国家级创新创业大赛,持续培育“盛菁汇”等双创活动品牌,举办国际眼基因组学大会、智创师大赛、全国传感器学术会议等9场大型科技交流活动。
七是推动自创区高质量建设。以提升自创区创新能力和创新生态为重点,编制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优选重大创新项目纳入市控挂图作战重点任务和重点项目清单,加快重大创新平台和重点产业园区建设,推动自创区和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自创区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高端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占装备制造业收入比重分别达到70%和80%以上,国家级重大平台、双创载体、高新技术企业等各类创新资源数量占全市50%以上,研发经费占GDP比重达到4.5%。
八是深化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提升金融支持科技创新能力,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着力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加大对天使基金、种子基金的支持引导力度,加强对科技成果转化初创期企业支持力度。对接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争取设立沈阳市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引导社会力量加大科技成果转化投入。推进在金控集团设立科技金融板块,健全科技金融支持服务体系。有效发挥基金小镇和沈阳市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平台功能,引导金融机构向科技创新领域投资和提供融资服务。遴选上市后备企业库入库科技型企业达到200家以上,推动科技型企业在科创板上市。
九是强化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强化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在全市人才队伍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建立全面覆盖、上下贯通、运转高效的工作体系。按照“产才融合”导向,综合运用科技平台、人才项目、人才奖励、配套支持等手段,抓好科技人才“引育留用”,完善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强化支持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一批境内外高层次科技人才在沈创新发展。优化科技人才服务,深入实行高端外国专家绿色通道制度,强化外国专家服务,对人才和团队提供个性化精准服务,提高人才服务工作水平。加强科技人才激励,探索建立市级科技人才创新奖励制度,对优秀科技创新领军团队、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和科技企业家人才表彰奖励,鼓励广大科技人才在我市创新创业和转化科技成果。
十是加强科技交流合作。深化与中东欧及周边地区国家科技合作。充分利用中东欧17+1地方领导人会议在我省召开契机,搭建企业科技合作平台。深化日韩俄科技招商。围绕东北亚科创中心建设,配合我市日韩产业园区建设,推动一批重大科技合作项目落地;利用中俄创新年契机,重点支持启迪(沈阳)科技园、中俄科技合作基地,深化对俄罗斯及白俄罗斯、乌克兰等周边国家科技合作。拓展区域科技合作。深化京沈对口科技合作,推动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在沈设立分支机构或与我市企业开展合作,推进新松机器人与北京电子城集团就机器人未来城项目合作,推动中关村软件园与铁西中德园等共建科技园区、创新平台;借势苏辽合作机制,加强对苏科技合作,拓展与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等战略地区的科技合作。
十一是统筹推进科技创新治理。进一步发挥市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全市科技创新的作用,重组科技创新领导小组办公室,借鉴外地做法,实行科技、发改、工信、人社、税务、知识产权等市直部门以及浑南区等区县联合办公机制,统筹推进辽宁实验室建设、自创区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科技金融结合等重大科技创新政策、项目、工程等事项,创新工作机制,虚拟机构,实体运作。编制《沈阳市科技创新“十四五”发展规划》部署未来五年科技创新和治理体系建设。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创新绩效,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三评”改革,进一步优化科研项目评审管理机制、改进科技人才评价方式、完善科研机构评估制度、加强监督评估和科研诚信体系建设,弘扬科学精神,提高科技创新治理能力,释放创新驱动内生动力,形成科技系统守正创新、服务振兴发展的良好局面。
沈阳市科学技术局
2019年1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