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入贯彻省市关于推动生物医药及医疗装备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全力冲刺年度千亿级产业集群规模目标,7月16日,市科技局在沈北新区(辉山经开区)举办生物医药及医疗装备产业集群工作推进会议。沈阳市科技局局长李莹、辉山经开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刘伟出席会议,市直相关部门、相关区县、沈北新区重点高校院所与企业代表参加会议。
与会代表首先实地参观考察了沈阳海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和沈阳善为正子医药技术有限公司,深入了解技术创新成效与科技发展规划。会上,市科技局通报了产业集群上半年总体工作推进情况及下半年工作安排;市工信局与市商务局先后汇报了规上工业企业、流通领域及招商工作的进展情况与重点工作安排;市产研院、各参会校企代表就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问题、挑战与机遇进行了充分讨论。
会议指出,我市锚定千亿产业规模核心目标,扎实推进生物医药及医疗装备产业发展,在健全工作机制、提升集群产值、推动项目投产、强化创新引领、建设产业园区、优化发展生态等方面的工作均取得显著成效。上半年,集群规模预计达515亿元,同比增长6%。下半年,产业集群将继续推动产业与科技深度融合,加速推进化学药、生物药、中药、医疗器械发展,补齐零部件制造短板,提升产业集群现代化水平,全力完成千亿规模目标。
会议强调,成果转化要突破“硬对接”的思维定势,高校、企业应将自身优势融入产业升级的生态营造中,多维度提升转化附加值。市科技局作为产业集群专班牵头单位,将协同各成员单位,高效利用国家及省、市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系列政策红利,持续深化“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工程,着力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为打造具有全国竞争力的生物医药强市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当前,沈北新区依托中国医科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杏林学院、辽宁大学(药学院)、沈阳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以及51家市级以上科创平台等资源,系统构建“1+2+4+X”发展规划。“1”:指重点打造1个“生物医药产业园”,“2”:指打造2个中小创新企业孵化基地,“4”:指围绕“核医药、合成生物学、细胞及基因疗法、智能型医疗装备”4个新兴及未来产业,“X”:指技术创新中心、概念验证中心、CRO+CMO服务平台等众多创新平台。
沈北新区现有生物医药及医疗装备企业122家,其中规上企业15家,上半年规上产值实现9.67亿元。其中,原研药港设立省级工程研究中心,依生生物设立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并通过数字化车间认证;善为正子完成“PET分子影像与核医学靶向诊疗药物”生产研发基地建设,正式取得管理部门颁发的放射性药品生产许可证和辐射安全许可证;科睿医疗“创新中心和概念验证中心”正式揭牌,并与首都医科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联合研发“立体定向神外导航系统”;天邦药业联合华润集团研发了全球唯一淋巴靶向性示踪的新型示踪剂。
本次推进会既是上半年工作的总结盘点,更是冲刺全年目标的动员部署,充分展现了市委、市政府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沈北新区(辉山经开区)将全力贯彻落实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工作部署,加速基础设施建设与科创平台培育,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系统完善产业链条,为全市生物医药及医疗装备产业实现千亿级规模目标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