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想多结果、结好果、卖高价,每个环节都忽视不得。”四月里来农事忙,眼下正是果树拉枝的关键期,沈阳市农村科技特派团新民果树特派团团长徐占广好似“长”在了果园里,“我们不单送技术下乡,还带来了品种、人才、销路,一个团就是一个全链条。”
由新民市新农村镇向东,朝着靠山屯村方向行驶五六里平路,再“爬”上一个小岗,就到了此行的目的地——辽宁沃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鸡心果示范园。远远望去,密植的果树依然还没有展现绿色,但穿梭于其中正忙碌着的一群“红马甲”,却为果园增添了春日生机勃勃的色彩。徐占广说,“果农、专家、大学生早就忙上了,他们都是咱们团里的人。”
解决技术难题,带去急需资源。今年,沈阳市设立300万元科技特派团专项资金,选派30个科技特派团深入农村一线开展科技创业和技术服务,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其中,果树特派团服务覆盖寒富苹果、鸡心果、葡萄、西甜瓜等,果农技术需求十分强烈。
鸡心果园面积有150亩,共栽植1.5万株各类果树,周边还有冷库和加工厂。但近几年,果园投入虽不少,却难有回报。负责人张万鹏坦言,除了种植技术,选品种、闯市场、引人才这些“技术活儿”也跟不上,“真是无‘技’可施了。”直到特派团到来,张万鹏才感觉“见了亮”,“太及时了,我们需要的这个团里几乎都有。”
张万鹏说,特派团请来了鸡心果选育单位——内蒙古通辽市林业科学研究所的专家团队,还邀请了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苹果育种专家,这是帮到“根儿”了,也帮到“顶儿”了。他又指向园子里忙碌的徐占广,微笑着说,“还有市里的专家常驻园里,手把手教技术。他们面对面地讲一次,顶咱自己琢磨100遍。”
别看果树没有发芽长叶,但现在果树枝条柔软、可塑性强,正是拉枝拼高产的好时机。在一株果树前,徐占广忙着给记者介绍特派团带给果园的苹果新品种“辽农红”,“这个品种香气浓郁、高桩、色全红,是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科技成果,亩产2000斤不费劲,市场销路也不错。我们对接的南方客户,直接就把包装箱发来了。”
组团来到果园的,除了技术、品种、市场,还有后备人才。“拉枝对果树的营养吸收、采光、产量都有较大影响……”果园中,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农学园艺学院教授张力飞正在给学生上实践课。在特派团的牵线搭桥下,果园成了学生的实习基地。
“学生在果树修剪、拉枝、嫁接、无人机飞防等生产实践中提升了实践能力。校企合作培养的人才,直接就能上手,企业出高薪抢着要,学生也实现了毕业即就业。”张力飞说,“我们将把更多的人才、技术带到生产一线,帮助产业发展起来。”
“咱新民的农产品可丰富了。”新民市科技局副局长李玥不知何时也到了跟前,和张力飞唠起来。“咱这的小梁山西瓜名气也不小,现在正积极引进新品种。”“我们就有专门研究西瓜的专家啊!来,加个微信。”“太好了,有了特派团的支持,产学研‘团’一块,科研项目和产业也连一起了。”
据了解,今年沈阳市农村科技特派团科技服务涵盖大田、果树、蔬菜、食用菌、林业、养殖业、农机、农产品深加工等多个领域,计划开展450场技术指导与培训,引进推广80个新品种、新技术,示范面积要达到6000亩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