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是中国科技基础最为雄厚、创新资源最为集聚、创新主体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响应国家政策,京沈两地展开对口合作。五年来,在北京市对口支援合作办公室和沈阳市对口合作工作办公室的大力推动下,沈阳市加速引进北京“智力因素”,上百家北京企业选择与沈阳地区“手拉手”,来沈厚植创新创业沃土,布局各类创新载体,推动了京沈科技领域合作的新高潮。
“‘北京外脑’的注入,为科技沈阳开辟了创新发展的新赛道,给沈阳布局未来产业带来新思路,为沈阳建设‘智造强市’提供硬核支撑。”沈阳市对口合作工作办公室负责人王智指出。
一、科技大市场里涌动京沈创新资源
7月18日,在位于东北科技大市场的写字间里,北京金睛云华科技有限公司沈阳分公司的核心团队正在针对一款人工智能软件产品进行最后的技术测试。记者了解到,这家来自北京的大数据企业成立于2020年,创始人及核心团队主要来自华为、启明星辰、联想、东软等公司。“来到沈阳,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头脑风暴’,这里的‘双创’生态配套完善、金融资本活跃、项目建设热潮涌动、产业园区生机勃发。”金睛云华公司负责人胡永亮感叹。
东北科技大市场通过搭建平台,引进、整合了一大批北京优质科技资源落地。北京中科合创科技成果评价公司、北京金宏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等服务机构“扎堆”入驻东北大市场。北京弘知律师事务所、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华夏双创(北京)产业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等70余家北京服务机构分别与东北科技大市场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深耕辽沈地区。科技部火炬中心还在此建立了国家技术转移培养(辽宁)基地。近三年来,基地共培训培育技术经理人、科技评估师、技术转移机构主任等科技服务人才3000余名。
二、科技创新平台加速京沈“智慧火花”碰撞
平台是京沈两地产业合作的载体。2017年12月,北京市科委和沈阳市科技局签署了《共建首都科技条件平台沈阳合作站合作协议》,首都科技条件平台沈阳合作站在沈挂牌。2021年初,合作站引入了北京科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具体运营。
运营四年多来,首都科技条件平台沈阳合作站为沈阳共引进23家北京服务基地和750个专业服务机构资源。在此基础上,平台还汇聚了沈阳专业服务机构343家,共享科研仪器设备2752台(套),登记科技成果2095项,能够提供各类科技服务项目3139项,为沈阳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巨大帮助。
京沈合作服务平台项目是在北京市支援合作办、沈阳市对口合作办、沈阳市科技局和北京朝阳区生产力促进中心、北京中关村丰台园管委会的支持下建设的京沈对口跨区域合作平台,于2018年在浑南区成立。平台采用三位一体的运作模式,包括“京沈双创产业加速器”“京沈合作(北京)离岸创新中心”“京沈合作(沈阳)综合服务中心”,推动了京沈两地优质资源在沈阳市聚集,确保为政府政策推介、企业人才交流、项目投融资、智库资源共享等需求提供一体化的支撑服务。四年来,在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专业化运营的模式下,平台积极推进了京沈两地企业间的跨区域合作,共引进省外双创资源23家、专家智库导师10位、协助27家沈阳科技企业链接北京地区技术、人才资源,深化交往交流交融,推进了京沈两地企业间的跨区域合作。
三、清华校友为沈阳创新发展出谋划策
“以家乡的名义去召唤,瞬间就拉近了北京和沈阳两地之间的友谊。清华校友们非常愿意经常回家乡看一看,为家乡发展助力。”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医疗健康产业研究中心主任何健坦言。
去年9月12日,清华校友助力沈阳高质量发展大会暨第三届清华校友创新论坛在沈阳召开。会上,清华校友们从多角度为沈阳创新发展出谋划策,大会围绕先进制造、AI大数据、生命科学与医疗健康产业技术发展和助力区域科技创新等领域,开展了专场研讨和项目对接,推动在沈科技型企业与清华大学开展实质性合作。大会现场还发布了沈阳科技企业技术创新需求65项、清华大学科技成果57项,校地、校企达成签约合作20项,意向合作26项,沈阳市与清华大学合作的16个创新项目进行了签约。截至目前,清华校友会活动上签约的项目均已在沈阳陆续推进,相继取得阶段性进展。清华大学研究生沈阳社会实践基地也已完成建设。
四、启迪科技园的“双创情结”
每周三的下午,在和平区的启迪科技园内,都会有一场“头脑风暴”式的创新项目路演活动举行。参与者多是来自于园区内京沈两地的创新团队,他们怀揣着自己的“金点子”,希望在这个平台上实现梦想起航。
启迪科技园与沈阳市的缘分始于京沈对口合作。依托沈阳三好街的产业基础,和北京创新资源的优势,清华启迪与和平区政府共同打造了启迪科技园(沈阳)项目。2021年,随着京沈对口合作的深入发展,启迪科技园全面升级为启迪和平“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生态产业园项目,聚焦数字经济,重点布局人工智能领域,持续推进科技产业发展。园内建设三好街创新服务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以三好街同方广场为中心打造科创小环境;在产业上,也形成了以数字经济、生命医疗、新材料为支柱,以文化创意、节能环保为辅助的产业聚焦;同时以“校友之家”为平台,园区还吸引了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医科大学、中科院金属所等高校及科研院所的高端人才聚集,园区企业中教授、副教授级别达20余位,带动硕士、博士以上100多人创业就业。
启迪沈阳项目负责人刘德刚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园区累计吸引了京沈两地近200家科技型企业,吸纳高端人才超过1000人,园区企业年总产值超5亿元,带动就业岗位2000余个,培育出了包括辽宁康袤、万象云鼎、必然云科技等一批优秀企业。“结合现有的政策和资源,我们希望在沈阳搭建一个适合创业者生存的生态圈,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进而让沈阳的双创土壤更肥沃,双创生态更优质!”刘德刚表示。